
汉武帝时,将军李广驻守西北,抵御匈奴入侵。有一天,李广在巡逻中遇到匈奴大军,敌众我寡,情势十分危急。李广对士兵说:“我们往回逃会被追杀,我们就不逃,让他们以为我们在施计谋,不敢轻举妄动。”匈奴派人去试探李广的虚实。李广讲匈奴探子射杀了。因探子迟迟未归。“周遭可能有汉军埋伏,我们快撤。”第二天,李广从容回到了驻地。
此计是指,当实力无法战胜对方时,采用心理战术,蒙骗对方,使其不敢贸然行动,从而使己解围。
空城计,是一种被动作战的被动行为,当那些实力空虚、因遭受意外压力被迫走投无路的一方,采用此招,目的就是企图蒙混过关或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。由于此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,有许多主动权和机遇还掌握在对方手里,因而,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,不宜使用空城计,同时,此计也不宜重复、多次地运用。
空城计,这是一种心理战。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,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,就是所谓“虚者虚之”。敌方产生怀疑,更会犹豫不前,就是所谓“疑中生疑”。敌人怕城内有埋伏,怕陷进埋伏圈内。但这是悬而又悬的“险策”。使用此计的关键,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。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,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。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。